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根据《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条例》(第592章)获委任为「资历名册当局」,负责管理及维持资历名册。资历名册乃备存获得资历架构认可资历的免费网上资料库,其2015年12月11日的统计数字如下: - 资历名册2015年12月资料与数字
资历名册於「资历记录详情」增设<<能力标准说明>>为本课程的「能力单元编号」,藉以提 高资历名册的透明度、可用性 及为高等教育和职业教 育与培训范畴的学员提供快捷的进修途径。现时,营办者可自行选择载列「能力单元编号」。评审局将就有关2016年必需载列「能力单元编号」的时间表谘询资历架构秘书处及通知营办机构有关事宜。详情可浏览资历名册网站 http://www.hkqr.gov.hk。
学习及培训范畴,及其子范畴 (1.0版本) 已再上载到本网站。经谘询资历架构秘书处后,出版及印刷业将维持原有分类。该版本已上载於本网站之「四阶段质素保证程序」、「学术评审」及「职业资历评审」网页。
新修订的学科范围评审须知及定期覆审须知已上载於本网站之「评审服务」网页。
为协助营办者提供评审所需的资料及文件,有关初步评估、课程评审及课程覆审的「文件提交表格」已上载至「职业资历评审」部分。表格的最后部份载录「附注解释」,就呈交资料的可行方式,提供了一些例子。文件提交表格会取替评审表格及提交文件导引。 如有查询,请致电3658 0000 或电邮至info@hkcaavq.edu.hk。
自资历架构於2008正式推行以来,资历及进修课程被划分为一共21个学习及培训范畴。当评审局根据「四阶段质素保证程序」进行第三阶段的学科范围评审时,亦会参照该分类系统厘定学科范围。 质素保证联络委员会在2014年初全面检讨该分类系统,并於2015年6月决议推行一个由14个学习及培训范畴组成的新分类系统。 评审局为此徵询专家及课程营办者的意见,为新分类系统制订子范畴及相关的指导原则,以便评审局在进行学科范围评审时厘定学科范围。 评审局大会於2015年9月通过采纳新分类系统,修订后的有关须知及评审工具将於11月前上载到本网站。 新修订的学习及培训范畴,及其子范畴,将适用於所有自2016年1月1日起提交给评审局的评审文件。 请按此浏览修订的学习及培训范畴及其子范畴。
由评审局副总干事 (学术) Dorte Kristoffersen女士及学术评审及核证评审主任庄聪聪博士合撰的文章《香港跨境教育:双轨制质素保证模式的优点》,已刊登於「无国界高等教育观察组织」网页。 相关文章可供阅览。
高等教育质素保证国际网络委员会於2015年10月9日接受外部评审小组(评审小组)的报告,确认评审局的高等教育学术评审工作符合其《优良评鉴准则》。据此,评审局将被列入符合该准则的机构名册中,有效期由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。有关高等教育质素保证国际网络及该准则详情,请浏览:http://www.inqaahe.org/main/professional-development/guidelines-of-good-practice-51。 《优良评鉴准则》罗列了12项准则,评审局在其中8项被评为「完全符合」,在另外4项被评为「大致符合」。评审小组的报告详细阐述评审局在每一项准则的表现,报告又载有评审小组对评审局的赞扬及提出的建议,高等教育质素保证国际网络委员会对此表示认同。该委员会随后会於其网站公布是次外评结果,阁下亦可按此阅览整份外评报告。 评审小组在报告中对评审局的赞扬包括: 评审局作为一所机构,其大会成员与秘书处对所订定的目标均展现出高度承担 评审局致力并能够向持份者公开其评审政策、程序及标准 评审局委派优秀和具专业知识的个案主任支援评审工作,并出任评审小组成员 如欲了解评审小组对评审局的其他赞扬及建议,请参阅外评报告。 评审局大会於2015年9月的会议中收到外评报告,并接纳报告的所有建议。 因应建议,评审局未来数年会陆续推行各项措施,务求持续提升服务、实践愿景:致力成为全国与世界公认的独立质素保证机构,为教育及培训界别提供优质的评审、评核和顾问服务。
评审局根据《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条例》(第592章)获委任为资历架构的评审当局,为资历架构发展及实施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的标准及机制,以作为资历架构的基础。 评审局在2008年为资历架构下「四阶段质素保证程序」制定评审准则及标准,支持并推动资历架构及果效为本的教学模式。自2008年至今,本地教育与培训界别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。 为确保评审准则及标准切合目标,适用於资历架构下多元化的营办者及课程,评审局会於2015年展开为期两年的评审准则及标准检讨。 检讨范围涵盖「四阶段质素保证程序」、「院校评审」(按《专上学院条例》(第320章) 注册)和「非本地课程评审」的评审准则及标准。 评审局会成立一个专责小组监察是次检讨,小组成员将包括评审局大会成员,并会徵询持份者的意见。评审局将会适时公布工作小组成员名单、工作计划及目标。
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(下称「评审局」)今天(10月8日)公布委任 Dorte Kristoffersen 女士为新总干事。Kristoffersen 女士将於2015年11月2日正式履新,接替2015年7月离任前总干事李经文教授。 有关委任详情,请浏览新闻稿。 如有传媒查询,请联络评审局助理行政经理(企业传讯)林汶禧先生,电话:+852 3658 0123。
教育局於2015年7月公布成立私立大学的路线图(路线图),列出自资专上教育院校於申请大学名衔前,必须已获取评审局院校评审资格,以证明有关院校在管治及管理、财政可持续性、学术环境、质素保证及研究能力方面,基本上已有能力达到一所大学应有的水准,该申请才会提交行政会议审议。 评审局将於2016年第二季开始接受有意成为私立大学的院校申请进行院校评审。评审局亦会制定为申请大学名衔而进行的院校评审手册,详情稍后於本网页公布。
为提高评审工作的透明度,评审局自2013年起在本网站公开评审报告摘要。首阶段公开的报告摘要包括与本地课程有关的「初步评估」、「课程评审」及「课程覆审」。 措施自生效以来获持份者广泛注意,评审局网站至今录得逾二万人次浏览评审报告摘要。本局早前对营办者进行调查,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均支持公开评审报告摘要。有见及此,评审局决定将公开评审报告摘要的范围进一步扩展至「学科范围评审」及「定期覆审」。 新措施将於2016年1月正式推行,届时评审报告摘要将会涵盖「四阶段质素保证程序」的所有阶段。评审局并会於两年后再度检视新措施的成效,以迈向公开完整评审报告的目标,务求与国际良好作业模式看齐。